风物传说
凤河的传说民间故事是大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所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共同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人文情怀与传统美德。挖掘传统文化中积极健康的内容,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匡扶社会正义,对于今天提高公民道德素养、重建精神家园,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凤河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南海子这里水美草丰,泽渚川汇,嘉树甘木,奇花异果,禽兽鱼鳖,丰殖繁育,是走兽的王国,飞禽的天堂。这里鸟类尤其多,它们千羽一巢,百鸟翔集,争鸣斗艳,欢聚在一起,无忧无虑地繁衍生息。
又过了很多年,到了五代时期,有个叫石敬瑭的人想当皇帝,为了讨好北方新崛起的契丹族所建立的大辽王朝,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这十六州即幽、蓟、瀛、莫、涿、武、云、檀、顺、妫、儒、新、应、朔、寰、蔚。辽国定幽州为辽陪都,称幽都府。从此,幽州南郊南海子这片鸟的乐园没有了安宁之日。
契丹族原本就是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祖祖辈辈最喜欢的渔猎活动就是纵放猎鹰捕捉天鹅大雁。他们把这种活动称为“春捺钵”。猎鹰是被专门训练用以捕猎的一种猛禽,其中以名为“海东青”的品种最凶猛。海东青羽毛乌黑,体长约三尺,嘴呈钩状,产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入海处。因其从大海以东飞来,故而得名。海东青飞行速度极快,捕捉能力极强。它能在高空中捕捉到比它重一倍以上的天鹅。在海东青的品种中,又以玉嘴玉爪最为名贵,只有帝王权贵才可拥有。后来有人曾在诗中写道:“内家喜爱海东青,锦靓挚臂翻青冥。晴空一弓雪花坠,连绵十里凤毛腥。”清宫廷画师、意大利人郎世宁就曾画有蒙古亲王及朝鲜国等进贡给乾隆皇帝的纯白色的海东青图画多幅。
大辽的王爷们很快就发现了南海子是个放鹰捕鹅的绝好地方,经常骑马架鹰率随扈近侍来此渔猎。这样一来,南海子内的众鸟可就遭了大殃,每天都有很多鸟死于王爷的鹰爪之下。南海子上空鸟雀哀声一片。众鸟商议,为救众生,须筑台引凤,请来百鸟之王,此地才可安宁。大家主意已定,齐心合力,衔泥筑台,很快就筑起了一座迎凤台。不负众鸟所望,不久,果真迎来了一对凤凰。这对凤凰,头似雄鸡,颈似花蛇,领似飞燕,背似神龟,足似仙鹤,尾似孔雀,头青、颈白、嘴红、胸黑、爪黄、彩尾,身高六尺有余,五彩并举,耀眼夺目。众鸟见此情景,兴高采烈,飞上天空,回折盘旋,遮天蔽日。迎凤台上,欢声一片拥戴鸟王,希望能保一方安宁。
这一天,王爷率众多随扈侍卫又来南海子放鹰捕猎,骑马架鹰来到迎凤台旁。忽见一对天鹅从上空飞过,王爷拍了拍架在胳膊上的猎鹰,示意让猎鹰腾空搏击。只见猎鹰展翅飞起,冲向空中。不料还没飞多高,就滑翅折回,又落在王爷的臂膀上。王爷又试了几回,猎鹰都是中途折返,无功而回。原来,凤凰乃百鸟之王,猎鹰见了,也早已惧怕三分。王爷不知何故,十分恼火。出来几天,一无所获,他非常扫兴。这时,他忽然发现不远的土台子之上,落有一对大鸟,五颜六色,十分耀眼。王爷一见,心中已明白几分:鹰不敢捕猎,皆因惧怕这两只大鸟。王爷恼羞成怒,率随扈侍卫,骑马带箭直奔凤凰所落土台,距台不远,勒马张弓,瞄准欲射。凤凰发觉后即腾空而起,直冲云天,一面盘旋,一面呼叫,让百鸟快进丛林躲避。听到鸟王呼唤,众鸟立即飞进丛林。王爷见状,更是火冒三丈。看那光彩夺目的凤羽,听那高亢悦耳的凤鸣,王爷更加不肯罢手,遂下令手下骑马拼命追击,并命他们对准空中凤凰乱箭齐发。可怜一只凤凰不幸中箭,被射下一支带血的尾羽。凤凰受伤后,血流不止,大声鸣叫着,猛展双翅愤然向东南方向飞去,后来终因失血过多坠落在山东沂蒙境内,化成一山,后人称之为“凤凰山”。
凤凰的那根五彩尾羽,飘然落地后,霎时化作一条波涛汹涌的长河。河水涌向王爷一伙,很快把他们卷入滚滚的波涛中。须臾,风平浪静,河水碧波粼粼,色彩斑斓,如彩凤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条河称作凤河了。
由于有了凤河,南海子里和凤河两岸,更是林木葱茏,平甸碧野,广阔无垠。据说,凤河“虽隆冬沍寒,水亦不冰”。明清时期,凤河流域属东安县,“凤河春波”当时被列为东安八景之一
END廉政小常识三会一课: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期上好党课。
往期回顾HISTORY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艾丽到区文旅局调研
明天到周末,来大兴剧院有这么多好电影可以看!
参与创卫,你只需这么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