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小龙娃们,
时间匆匆如流水,
转眼到,
元旦过后,小寒紧接而至。
气温变化无常,
隆冬真正开始……
///大约在冬季///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是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乡(xiàng),有向导之义。说的是大雁这类的禽鸟,对气候的感知特别敏锐。虽然寒冷,来南方做客的大雁们还会顶着寒风飞回北方。因为北方地广人稀,天敌也比较少,大雁们可以放心地繁育后代。而且到了春天,昆虫很多,大雁们也很容易找到食物养育孩子。
二候鹊始巢这鹊指的就是喜鹊,喜鹊筑巢,每每朝向太岁。所以,一旦接收到了来自明年的信号,知道阳气将至,咱们的喜鹊就开始动工建造新房子啦。喜鹊筑巢很讲究,搭一个窝要好几个月,所以它们要早早地开工,沿着河岸觅食,衔着树枝飞来飞去,风风火火地建造着新窝。
三候雉始鸲“雉雊”的“雉”是指野鸡;“雊”为鸣叫的意思。据说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也有说法称“雊”为求偶鸣声,意思是小寒刚过,早醒的雉鸠就开始求偶了,这也表明了早春已经临近。
小寒·诗词《小寒》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寒夜》
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浣溪沙》
宋·舒亶
燕外青楼已禁烟,小寒犹自薄胜绵。
画桥红日下秋千。惟有樽前芳意在,
应须沈醉倒花前。绿窗还是五更天。
小寒·习俗腊祭“腊祭”是小寒特有的民俗,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腊”其实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古人会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打猎,祭先祖、敬百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个“腊”字,最早就通“猎”字。
萌春小寒又被称为“二阳”,此时天地间阳气涌动。北方积肥造肥、兴修水利;南方则要浇冻水、培土施肥,很多农作物在小寒前后就要种下。
冰戏北方入冬之后天寒地冻,冰期十分长久,一般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吃菜饭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这天都会煮菜饭吃。菜饭品种丰富,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十分香鲜可口。
补膏方《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膏方不仅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还具有滋补身体,强壮体质的作用,在冬日里受到民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寒·谚语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三九、四九,冰上走。
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
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九里的雪,硬似铁。
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
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小龙娃们,小寒已至,新年到来。接下来,天气会越来越寒冷,大家记得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哟~出品
“壹加零”新媒体工作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