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越境而过到安守田园
近年来,衡水湖水鸟的种类和数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年5月至年11月的调查显示,衡水湖新增水鸟4种,分别为红胸黑雁、遗鸥、灰瓣蹼鹬、赤嘴潜鸭。其中,红胸黑雁和灰瓣蹼鹬为河北省湿地新记录鸟类。季节性差异高、多样性丰富,衡水湖不同月份的鸟类物种及种群数量各有不同。越冬期,水鸟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数量最多的时候是1月。数据显示,衡水湖水鸟种数高峰依次为3月、4月和11月的候鸟迁徙期。不同月份水鸟群落物种组成具有明显差别,迁徙期旅鸟种类较多,很多水鸟在北迁和南迁过程中,均在此停歇。现在,衡水湖已经成为众多鸟类迁徙的重要目的地和中转站,水鸟总数量显著高于20年前的调查结果。这与衡水湖生态环境改善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环境日益优化,很多旅鸟、候鸟渐渐成为衡水湖的留鸟,如部分苍鹭、斑嘴鸭、绿头鸭、白骨顶等,它们从稍事休整、越境而过,到驻足停留、安营扎寨,再到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在衡水湖安守田园、“立业成家”、繁衍生息。一年四季,衡水湖的鸟类有着这样的生活规律:3月至8月是大部分鸟类产卵、孵化、育雏的时间;8月以后,鸟类开始换羽(鸟类的羽毛在春夏和冬季是不一样的),换成越冬羽之后,候鸟就开始进行迁徙……数量众多的鸟类在衡水湖的生活,可以说丰富多彩。对游人而言,这里的四季不仅有风格迥异的风景,更有种类繁多、风姿各异的美丽飞鸟可供观赏。作为鸟类的迁徙季节,春季是衡水湖鸟类“南来北往”比较繁忙的时期。3月,衡水湖冰面开始融化,豆雁和灰鹤等越冬水鸟陆续开始北迁。小天鹅、白秋沙鸭等水鸟陆续抵达,有的短暂停歇,有的准备繁殖。很快,衡水湖的水鸟种数达到一个小高峰,并一直持续到4月。进入4月后,越冬水鸟基本完成北迁,鸻鹬类大量出现,苍鹭、斑嘴鸭和白骨顶为水鸟群落优势种。从4月份开始,凤头??幼鸟就已经破壳而出。在年春,衡水湖迎来一群贵客——只大小天鹅在这里停歇了近一个月。这是近几年衡水湖监测到的最大种群数量,也是其停歇时间最长的一次记录。除了天鹅,在衡水湖春季迁徙季可监测到的鸟类有80余种,主要以雁鸭类和鸻鹬类为主,比如:青头潜鸭、白眼潜鸭、花脸鸭、罗纹鸭、针尾鸭、绿翅鸭、翘鼻麻鸭、凤头潜鸭、红头潜鸭、黑翅长脚鹬、反嘴鹬、鹤鹬等。夏季是鸟类繁衍后代的重要时期。在繁殖期,绝大多数鸟是一雌一雄配对营巢。一般每对鸟都要占据一块叫作巢区的领地,用来完成配对、筑巢、产卵和育雏的过程。这个区域也是它们在繁殖、育雏期活动和取食的范围,可以避免与同种鸟类之间相互干扰。在衡水湖繁殖的鸟类有40余种,主要有鹭类、鸭类、鸥类、鸻鹬类、秧鸡类以及??类。5月,许多幼鸟都已经孵化成功。鸻鹬类水鸟种数占比会增加到48.57%,须浮鸥、苍鹭、斑嘴鸭和凤头??成为水鸟群落优势种。我们可以在湖区的小岛上看到夜鹭、池鹭、白鹭在忙碌地育雏,在湖区看到斑嘴鸭、白眼潜鸭带着一群群小鸭子在湖面嬉戏,在西湖湿地可以看到黑翅长脚鹬、反嘴鹬的幼鸟跟随成鸟觅食。到了7月,池鹭取代凤头??成为水鸟群落优势种。秋季是鸟类迁徙的重要季节,也是衡水湖鸟类种类最多的时候,鸟类种类可以达到余种。9月,部分水鸟开始南迁。雁鸭类、鸻鹬类、鹤类等纷纷迁徙而至,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东方白鹳、丹顶鹤、白枕鹤、青头潜鸭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花脸鸭、灰鹤、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鸿雁、白秋沙鸭、黑翅鸢、白尾鹞等。10月的水鸟群落优势种为斑嘴鸭和白骨顶。秋冬季节是观看迁徙鸟类的大好时机。衡水湖的鸟浪多数也是在秋季形成,成群的鸭类在湖面飞翔,场面蔚为壮观。很多鸟类,只有在迁徙季才会集群。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鸟类不集群是不会引起注意的。毕竟单只的鸟太小,分辨种类有难度。到了冬季,衡水湖水面大部分会逐渐结冰,小部分没有结冰的地方都能看到鸟。因为鸟类很聪明,它们会向有流动水面的区域集中,方便觅食。目前,在衡水湖越冬的鸟类以水鸟为主,主要有豆雁、灰鹤、斑嘴鸭、绿头鸭等。据观测,11月、12月和1月,衡水湖水鸟群落以豆雁为单一优势种。冬季也是监测灰鹤、青头潜鸭的重要季节。现在,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与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伙伴关系秘书处合作开展全国鹤类、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工作。年,在衡水湖越冬的鸟类数量超过5万只,有灰鹤余只、青头潜鸭60余只。我们在冬天,可以来衡水湖看大雁、灰鹤,还有憨憨的青头潜鸭。从旅鸟到留鸟“丫丫”安家衡水湖
近年来,衡水湖的鸟类保护科技工作者通过监测发现,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青头潜鸭频频出现在衡水湖,逐渐把衡水湖从停歇站、补给站变成了栖息地。如今,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在衡水湖看到它们欢快觅食的身影。这种憨憨的精灵,就是衡水湖吉祥物“丫丫”的原型。灵活的“丫丫”“性胆怯、翅强而有力,受惊时能立刻从水面冲起。”青头潜鸭在长期生存中为适应环境获得的能力,让它在鸟类中出类拔萃。游泳自然是小意思了,生活必备技能是潜水。“丫丫”以各种水草的根、叶、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吃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甲壳类、蛙等动物性食物。觅食方式主要通过潜水,也能在水边浅水处直接伸头摄食。为逃避天敌,“丫丫”在陆地上的奔跑速度也非常快,算得上是世界上最灵活的鸭子。更值得一提的是“丫丫”的飞行能力。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青头潜鸭属于迁徙性鸟类,每年3月中旬即从南方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秋季于10月中旬开始迁往南方,少数迟至11月初。迁徙时集成10余只或数十只的小群飞行,队形常呈楔形。飞行高度一般不高,多呈低空飞行。秋季和冬季集成数十只甚至近百只的大群,有时也与白眼潜鸭和凤头潜鸭或其他潜鸭混群栖息。惬意的“丫丫”青头潜鸭对于栖息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好坏的指示物种。如今,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青头潜鸭生长和繁殖的主要场所之一。“丫丫”之所以把衡水湖当作自己的“新家”,是因为这片湿地能够为它们的栖息和繁殖提供适宜的场所,满足生活的需要——衡水湖湿地有足够的挺水植被(如芦苇和香蒲)满足其休息、筑巢、繁殖和育雏需要;有足够的沉水植物和多样的水生动物,能够保障其食物充足;大面积的开阔明水面和良好的水质,有足够的空间供其活动。调查发现,三四月份青头潜鸭多在衡水湖湿地大湖中进行活动,主要是觅食,取食后到小湖中休息。觅食区域远离隔堤,水位较深,有着丰富的食物资源。衡水湖的冀州小湖区有着丰富的芦苇和蒲草等水生植物,能够为青头潜鸭的休息和繁殖提供理想的场所。图文衡水湖杂志廖凌之
图文编辑李会龙张文文
转载请注明来源衡水滨湖新区文化和旅游局
往期推荐01吴晓华专题调度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02创精品5A景区办精彩旅发大会
滨湖新区召开旅发大会策划工作汇报会
03推行提问培训加强现场督导加快5A创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