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节
月初寒尚小
故曰小寒
月半则大矣
冷气积久为寒
寒冷程度未至极点
小寒
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三个节气
冬季的第五个节气
一年中最最寒冷的日子要到了
冷气积久而寒,
小寒节气的
特点就是寒冷
但是却还没有
冷到极致。
小寒到来,
隆冬拉开了序幕。
已是岁末腊月,江南也未能御寒。冬日日色走得急,夜色来得早,忽然之间,便是天昏地暗,门外暮色重重,寒风凛冽。
记得《围炉夜话》中有这么一段描述,“顾篝灯坐对,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
每每读到这段话,总是忍不住在脑海中构画出一幅画来,屋外是寒风凛冽,西岭千秋雪正盛,屋内却是炉火正旺,茶气弥漫,一群知己好友围炉夜话,不分言语高下,不辩见识深浅,只为难得相聚。
便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平日家常,或只是相顾默默,笑而不语,都是世间难以再续的温情。世情薄凉,能得知己好友团圆围坐,已无所谓乐,因为早已乐在其中。
想来如此,漫漫冬夜,总算不辜负。不知为何,看雪时候,极易喜,也极易悲。喜的是,一场雪落,世间骤然清明,天地变得浩阔,人似乎被归置于一个久远的时空,和年少相逢,和先辈相知,看一年年不同光景中却依旧同样的一场雪。悲的是,天地越浩远,人越发渺小。冬风吹散四野,冬雪笼罩大地,鸟儿飞走了,人独自行走。一个人看雪,很诗意,却也很孤寂。隆冬时分,风雅如张岱,拥毳衣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却未料到更有人痴似他。湖心亭上,早有人在就着炉火,煨一壶酒,赏一湖雪。志趣相投,所以虽初次谋面,亦能引为知己,妙哉!在素朴的日子里,本就更应该过得闪闪发光。冬日虽寒凉如灰,却依旧有人事能唤起欢喜,一场雪,一壶茶,一炉火,三两人,数句言语,相顾便是心安。“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名分和称谓虽有大小之分,但小寒并不小,我们不能因其小而轻视其寒。总体而言,北方冷在小寒的更多,南方冷在大寒的相对多一些。古人认为,小寒、大寒之寒温,即偏冷偏暖,具有指标意义。只有小寒、大寒“冻透了”,来年开春之后才能顺利回暖。谚语是这样说的:小寒寒,惊蛰暖。小寒暖,倒春寒。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大日头,来年开春冻死牛。“小寒风过冬”的农闲时节,其实人们也并没闲着。此时草未萌、花未开、虫正眠,找寻个物候线索实在不容易,但人们还是顽强地在揣摩着天气韵律,揣摩着此时的干、湿、寒、温与后续天气的呼应关系。古人描述的小寒物语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二十四节气中只有白露和小寒是完全以鸟类作为物候标识的。古人认为,“禽鸟得气之先”,鸟类在感知阴阳之气流转方面有难以比拟的天赋。■一候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乡”是趋向之意。小寒时节,大雁已感受到阳气的萌动,开始向北迁移。■二候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准备繁衍后代。■三候雉始雊(gòu)雉是野鸡,雊(gòu)为求偶鸣声。小寒时节,雉感到阳气的生长开始发出鸣叫,寻找爱情的春天。到了小寒,北方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南方大部分地区也是霜雪交侵,冷透肌骨。这时的农事活动,北方可以积肥造肥、兴修水利,南方则需浇好冻水、培土施肥以使农作物安全越冬。■采购年货,准备过年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腊八喝粥,各地不同饮食上“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但在不同的地方小寒的习俗也各有很多不同之处。
■吃菜饭小寒吃菜饭是老南京的习俗,南京人对小寒颇为重视,人们会用糯米加生姜、矮脚黄、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一起煮成菜饭。■吃糯米饭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拌在饭里面吃。■吃黄芽菜黄芽菜由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小寒养生的基本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三九进补,养生有道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虽然小寒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这段时间,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温散风寒的食物,口味可以加重一些,如生姜、大葱、花椒、桂皮、羊肉等。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小寒起居,注意保暖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因此,最近到立春前,入睡前都别忘记泡脚。■三九严寒,需防冻疮这个时节,好多人手上脚上的冻疮又准时来“报到”。民间用生姜、雪水、冰块搓手、用辣椒水涂抹,这些偏方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手部血液流通,加速血液循环,但是这些方法仅仅适用于冻疮生成前。
东风吹雨小寒生。凄凄泠泠似泪痕。倦鸟投林仍风雨。山堂晚色几分凉。
空门欲望休。孤院锁离愁。疏影枕清梦。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漫长冬夜,躺在床上,听一场雪无声飘落。雪照着窗户越来越亮,压断竹枝发出声响。那是属于冬日独有的风景,在寒冷的冬日,愿你能感知冬日独有的乐趣。雪后空气澄澈,胸有辽阔山海。小寒已到,冬日正浓,在这万物凋零的季节里,我们汲取着尘世间光明、快乐、温暖和向上的力量,只要心还热着,生活便不会冷。說明|『鄉野閑廬』致力於傳播美好,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侵删。
你若喜欢,请点亮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