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雷军发布微博称,“3月28日,小米SU7正式发布,这是我们的三年之约。”小米汽车官方微博称,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
丑媳妇始终是要见公婆的,
小米汽车自从去年12月28号技术发布会以后,已经过去三个月了,再要遮遮掩掩,可能会遭到舆论的反噬。
小米汽车其实也不算地狱开局,很符合小米集团一贯的做法:就是等供应量充分成熟以后,再出来搞特色的系统整合。
当初用这一招,在手机市场运用极致的性价比所向披靡,迅速打败了所有的山寨机,只是今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所不同。
在传统的燃油车时代,全球的汽车市场格局是既定的,欧美日韩凭借这几十年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在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技术上,通过专利交叉互锁,牢牢把控着自己的优势,其他后发的新兴工业国家,在汽车工业赛道,沿传统的路径几乎没有追赶的可能。
但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消费市场,大把的利润被外资车企所赚走,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换道超车势在必行。
但小米入局造车的时间点已经相当晚了,虽然符合小米等到产业链成熟再入局的做法,但市场环境就完全不一样了。
小米刚做手机的时候,除了国外大品牌,国内的都是不堪一击的组装厂;而现在小米做汽车,先不说合资品牌,国内的车企像奇瑞,长城,吉利,比亚迪,哪一个不是经历血雨腥风的市场淘汰剩下来的?造车三傻的蔚来小鹏理想每一个都不好惹。
所以,小米汽车当下的境况是群狼环伺。
但小米汽车迟迟没能公布价格,我想雷军此时一定处于极端痛苦之中,小米汽车是有技术的,但高技术都是要付费的。
如果SU7的价格定的高了,消费者有其他的老牌厂商的产品可选(奇瑞新纪元es、极氪:银河E8等等),价格定的低了,又是赔本赚吆喝。小米汽车作为汽车行业新人,根本就没有市场口碑可言。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外的汽车厂商虽然在新能源领域暂时落后,但仍然在汽车产业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优势,国内的这些汽车厂家都是从血雨腥风淘汰后剩下来的,并非像当初手机那样是不堪一击的组装厂。
所以,小米汽车首先要搞明白一个问题,自己的客户群体是哪些人?也就是小米想要把汽车卖给谁?
但从当年小米手机的粉丝群体来看,当时是得d丝者得天下,而从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来看,各项指标处处对标特斯拉,这又很明显想走高端,
如果目标用户群体的购买力,与产品定位产生了矛盾,这显然不是一个好兆头。
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太卷了,很多实力不足的车企已经淘汰出局,比如说威马、爱驰等等,部分竞争力弱的合资品牌已经退出中国市场,比如三菱。
良性的竞争有利于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但如果陷入了恶性竞争,则有可能就是自相残杀。
小米汽车的入局可能会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一点震撼,但前途未卜,而定价非常关键:如果在20万以下,消费群体的基数大一些,小米汽车的机会也就大一些,
如果超过25万,可能就玩完,因为一上来你就卖豪车的价格,难道你小米推出第一款汽车就想赚钱?
但是,我是支持雷军做高端产品的,中国的产业要升级,也必然升级,小米公司是有做好产品实力的,没必要被消费者的印象所困住,那价格厚道,感动人心的好产品同样可以是汽车。
雷军以及小米集团决定造车,属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