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小编的“朕有喜了”大家很喜欢啊,真是感动的不要不要的!看来大家不仅爱追剧,也很爱涨姿势啊!
今日朕又有一件大事,要告诉各位爱卿。(别闹,不是有喜了。)
今日,是秦楚联姻的大喜之日,芈月要带爱卿们看看我们双馆结盟,展展我们秦楚风韵!
《芈月传》里的秦国在现在的陕西省,楚国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so陕西历史博物馆发起与湖北省博物馆双馆联动, 绿釉孔雀陶灯造型大方气派,颇具想象力,色泽亮丽,制作精良,极具时代特色,为汉代灯中的精品。
器皿篇
在《芈月传》中,青铜酒器的出镜率可是非常高的,中国是酒文化的发祥地,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有酿酒器具了,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小编主要给大家扒一扒出镜率较高的两种饮酒器~
1、爵
不仅是在《芈月传》里,在许多先秦以及秦代的影视作品中,爵都是重要的“道具”哦~
爵是汉族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属贵族阶层使用,在结盟、会盟、出师、凯旋、庆功、宴会时,贵族阶层就用这类酒具饮酒,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2、觚
樗里子使用的这个高大上的引酒器是什么呢?
此酒器名为觚。(读作“孤”),是汉族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初现于二里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3.铜方炉
天冷,芈月也要暖暖手,铜方炉就派上用场啦。
这种铜方炉外形看上去颇似今天的烤炉,用于取暖。炉分为上、下两层,上为炉囿炉箅,下层为盘,用来盛灰。
陕西历史博物馆西汉“上林荣宫”铜方炉,也是这种形制,炉沿刻“上林荣宫,初元三年受……”等铭文,由此可知此炉为上林荣宫之物。上林荣宫属西汉的离宫别苑上林苑,是黄帝游乐狩猎,养马训练军队的重要场所。
还有一件更好玩的,汉代烤肉的节奏啊~~想尝尝咩?
我是一枚不起眼的分割线
楚:湖北省博物馆
楚国编钟
编钟一直是湖北文化的标志之一,曾侯乙编钟也是作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陈列其中。由此可见,湖北自春秋战国时期便是喜好礼乐的。
秦楚联姻在即,陪嫁必然华丽无比,楚国的南后问楚王公主的嫁妆时,大王说有一整套乐器
编钟是由大小渐次的青铜钟相编而成的打击乐器。目前,在我国发现的先秦编钟已有一百多套,其中曾侯乙编钟的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铸造最精,音乐性能最好,保存最为完整。
整套编钟分三层八组悬挂在由6名青铜佩剑武器由双手撑托的曲尺形钟架上。整套编钟共65件青铜钟。值得注意的是,下层正中悬挂的一口鎛钟是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
曾侯乙编钟最为神奇的是一钟双音,按照钟体上的标音铭文所示,分别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同一钟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而且两个乐音之间相差三度。
与这套编钟一同出土的演奏工具共有八件。六个丁字型的小木槌,由三人各执一对,分别演奏中层的三组甬钟,并兼顾上层的钮钟。两件彩绘大木棒有两人各执一根,撞击下层的大钟,可配以和声,或烘托气氛。整套编钟低音浑厚,中音圆润,高音清脆,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域内12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五声甚至七声音阶的多种乐曲。
2.
最后,小编要给大家介绍贯穿整剧的重要道具——排箫
排箫是传统汉族乐器。排箫是均由长短参差的竹质箫管经竹夹缠缚而成,管子都是按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管子的底部都用塞子堵住,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吹管,吹奏时,气流进入管中,可以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排箫的音色纯美,轻柔细腻、空灵飘逸。排箫这种乐器既可以独奏又可以合奏。
今存最早的两支竹质排箫出土于战国曾侯乙墓,距今已多年,它们的形状独特,好像凤凰的一翼,都是由13根长短不同的细竹管依次排列,用三道剖开的细竹管缠缚而成,表面饰有黑底红色三角回纹的漆绘。古时的雌雄排箫常作合奏,互相衬托,有如男女声二重唱。
(小编:曹琳娜李馨)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有关秦楚联动的后续内容,敬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