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12000亿,电池茅宁德时代成深

6月28日,“电池茅”宁德时代市值站稳1万亿元关口。6月29日,宁德时代高开4%,股价盘中盘中触及.60,总市值一度达1.2万亿元,再次刷新历史新高,接连超越五粮液和中国平安成为深市“一哥”。虽然收盘涨幅有所回落,仍保住了深市市值“一哥”的位置。宁德时代大涨可能有二个原因:一是拿下特斯拉4年大单;二是中金上调宁德时代目标价至元,并预测其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达到3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自年3月底以来,宁德时代股价涨幅明显,经统计,在3月25日-6月29日这近64个交易日,宁德时代区间累计涨幅超70%。这时候,摩根士丹利就面临“打脸”的尴尬了:5月31日,其将宁德时代评级下调至“低配”,目标价为元。当时有网友称“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那么,宁德时代万亿市值底气究竟有哪些?01宁德时代再拿下特斯拉4年大单6月28日晚上,宁德时代发布公告表示将与新能源汽车龙头特斯拉签订4年大单,双方强强联合,宁德时代将在年1月至年12月期间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具体的采购情况特斯拉以订单方式确定,最终销售金额须以特斯拉发出的采购订单实际结算为准。公告称,协议的签订表示特斯拉对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进一步认可,有助于强化公司与特斯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符合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根据《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上述协议不涉及关联交易,在公司总经理审批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这不是第一次宁德时代和特斯拉的合作,早在年2月,宁德时代就与特斯拉签订协议,于年7月至年6月期间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旧合约尚未完结,特斯拉就再签4年新合约,可见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看好和对宁德时代产品的信心。02龙头大哥地位依然无可撼动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火爆,1-5月累计销量95万辆,同环比大增,5月新能源汽车甚至渗透率破10%(年全年渗透率仅有5%),随之也带动了动力电池的产量大增,1-5月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41.3GWh,同比翻倍。但排名高居榜首的宁德时代的1-5月的市场占有率却跌破50%大关(49.1%)。而且下跌趋势还愈演愈烈,5月份最新的市场占有率将至43.9%(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不少分析师认为国内动力电池整体格局尚未完全定局。主机厂在产能扩张后,为了保证供应链安全和话语权,纷纷在追加电池的二供,三供厂商。并且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依靠自身技术追赶,也在不断开拓新客户,使得二线电池企业装车量激增抢占了一部分宁德时代的份额。二线电池厂商进入二供,这也是行业发展必由之路,但宁德时代目前在产业链龙头大哥的地位依然无可撼动。同时,宁德时代不断扩张下游车企客户,也减小了单一客户需求波动对自身的风险。而特斯拉的另一个核心动力电池供应商LG化学,其电池装机量受特斯拉需求波动的风险就暴露无遗,今年4月份特斯拉由于ModelY产线有近2周停产导致销量大跌,销量仅辆,与3月份相比下降了近万辆,使得特斯拉的主要配套厂商LG化学装机量也大跌,甚至跌出了常年霸占的TOP3的席位,被中航锂电反超。宁德时代作为国内配套车型最多的动力电池厂商,年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车型目录共余款,其中余款由公司配套动力电池。其下游车企供货CR5从年82.6%降至年的29.7%,年单客户占比甚至低于10%,很明显宁德时代在逐步减少对单一客户的需求依赖,也成就了电池一哥在产业链上的地位。03万亿市值背后的技术储备宁德时代从年初登创业板不足亿元市值,到年6月突破万亿,近20倍增长仅仅用了三年。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四年问鼎全球的行业霸主地位(年宁德时代实现国内/全球动力电池装机31.5Gwh/35.4Gwh,市占率50.1%/26.0%)。支撑其快速增长到如今的万亿市值,除了搭上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景气度的快车,更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的技术进步和不断降低成本:1)电池技术更新进步上宁德时代紧跟目前高镍化发展,在5月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宁德时代就表示电池目前占动力电池总出货量的20%以上,并且已在海外市场实现大规模交付;电池工艺上其首创的CTP通过简化模组结构,使得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50%,能量密度提升10%-15%,制造成本大幅降低。2)宁德时代的原材料成本相比市场和二线厂商还是偏低的,从华创给出的年数据和市场均价来看还是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宁德时代正极材料单吨价格10.73万元,市场均价磷酸铁锂3.7万元,三元材料5系15万元,6系17万元,8系18万元;宁德时代负极材料单吨价格4.73万元,市场均价中端人造石墨4.3万,高端人造石墨6.7万(低于璞泰来均价1万元,但高于中科电气均价1.73万);宁德时代隔膜单平价格1.46元,市场均价1.7元(7微米);宁德时代电解液单吨价格2.66万元,市场均价3.3万。除了在动力电池领域占据龙一地位,宁德时代还将目光投向了储能这个规模达万亿的新兴市场。根据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目标显示,年装机规模要达到30GW以上,到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这意味着累计装机规模有望实现~年10倍的增长,宁德时代或将在储能领域再现动力电池的领先之路。5月宁德时代就高调宣布开发钠离子电池,由于钠离子电池本身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都不如锂电池,但由于原材料丰富且成本较低,成为储能电池的更好选择。钠离子电池除了可以替代开采难度和成本都更高的锂,还可以在集流体上用铝箔替代铜箔进一步降本。所以钠离子电池独特的性质决定了其可以在储能上发挥大用处。考虑到4月16日北京储能电站爆炸事故的蝴蝶效应在2个月后开始逐步显现,6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征求意见稿)》,提出原则上不得新建大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项目,而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年累计退役量约为78万吨,这块本能用在储能而现在空出来的市场或将被钠离子电池覆盖,所以未来储能增长的重担有望交到钠离子电池上。万亿市值的宁德时代,它的下一增长领域已经逐渐清晰。04宁德时代正成为一家投资巨头除了对电池主业的加码,从去年开始宁德时代也在不断完善产业链,目前几乎布局了新能源车的所有产业链,入股投资的产业链企业已经超过50多家。宁德时代上游的投资主要包括材料资源、电池材料、设备等领域。原材料方面,投资了镍、钴、锂等动力电池关键矿产资源公司。电池材料方面,则涵盖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石墨、电解液、隔膜、铜箔等方面的公司。此外,宁德时代还持有了近十家不同的锂电设备公司的股份。中游方面,宁德时代与多家主机厂成立了电芯及电池包生产合资公司,也入股了多家动力电池系统公司。其下游投资则更为宽泛,涉及储能、充电基础设施、换电、自动驾驶公司、汽车整车厂(爱驰汽车)、出行公司(享道出行、哈啰出行)、汽车芯片(地平线、芯迈半导体)等领域。完善产业链不光使得宁德时代规避供应链风险的能力加强,还推高了其在整个动力电池上中下全产业链的话语权,庞大商业帝国脉络逐步浮出水面。(作者吴悠,编辑位宇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星标华尔街见闻,好内容不错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vchunzx.com/lcxxw/160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