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在那美丽的灞河边,不顾那两天一夜的秋雨,尽管路面上没有多少积水,但不小心它依然会打湿你的鞋。蹲身系那松弛了鞋带,抬头起身,我意外的发现一群大雁,它们正不慌不忙的飞翔在宽阔的灞河上,时而人字型,时而一字形,显得那么悠闲自得。
在我生活的城市大雁原本很少见。或许那里的水瘦山寒给它们提供不了物质需求,或许那里的气候不适合它们生存。这些年生态环境好了,湖边湿地偶有天鹅和黑鹳出现,那不亚于如发现了高山雪莲,救命灵芝,顿时让人神清气爽。
我以为这辈子我也见不到空中的大雁,究其因我喜宅家不好动,且我生活的环境从未出现过大雁,对于大雁的认识源于影视作品,缘于儿童读物,缘于那蒙古草原上悲凉的《鸿雁》。今天出人意料的真实的看到大雁从头顶飞过,掠过那波涛汹涌的灞河,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或许大雁的北回南归是有线路的,如我们去南方经京九线,西康,西汉线一样。没有看见它们不等于它们没有迁徙。世界上的万物皆如此,我们人类只认识到自然界极小的一部分。
蓦然些,我觉得就是那小燕子也不见久已。我突然才觉得离那曾经熟悉的农村生活己快四十年了。
清明前后,天气变暖,草长莺飞,那可爱的小燕子叽叽喳喳的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了。如出门打工的情侣一般。或许它们是上年的老燕子,或许它们是上年的老燕子的孩子,或许它们是上年的老燕子的孩子的孩子,物种的遗传基因让它们准确无误的找到了曾经的家。
好心的农人在燕子离去之后,并不戳掉它们的巢穴,这样的情况燕子很省心,如外出归来的人一样,简单打扫一下,就可以安然入住。对于那些巢穴不在或新迁来北方的燕子,那得费一番功夫。它们得努力的寻找屋檐下,寻找避风外,它们把房子选址在房梁上,灯座上,或是房檐前。从此开始了辛苦的建房工作。《群鸟学艺》中写道,小燕子是最好学,最勤奋,最努力的物种,它坚持听课,如一名优等生,凤凰老师的所有理论它都熟记于心,然后开始努力的实践工作。可以说小燕子是建大的优等生,N0。1。
每天它们辛苦的寻找建筑材料,泥巴和细草,然后和着带有胶质的沫液把它们一根根的粘在一起,它们不急功近利,它们讲求质量。十天半月,忙得精疲力尽的它们终于有了一座属于自己的结实的漂亮的房子,这样的房子你就是敲也敲不下来。它们幸福的如同拥有房产证的人一样,它们开心快乐的开始了新生活。茶余饭后,它们会站在电线上召开家族会议,或是对唱情歌,一声高过一声,一声长过一声,那种黑色的幽灵,那种悠闲,那种自然的生活,在记忆中的农村到处都是。或者它们在快活的飞翔,掠过吐穗的麦子,飞跃家乡的老城,它们的身影和声音到处都是。
不久,你在经过它们房子的时候会听见细细的声音。原来新生命己经出现,北回的小燕子己成功的升级为父母燕。它们更忙碌了,忙着捉虫,忙着喂孩子,当父母归来,那悄悄躲在巢中的小燕子脑袋整齐的张着黄黄的嘴巴,呼喊着在父母跟前争宠,吃到第一口美食。
一月有余,那些雏燕有了成年燕的身形,它们在父母的引导下,飞出巢穴,开始了它们自己的新生活。这样的情景循环往复。当树叶发黄,秋蝉隐声,天气变凉之时,小燕子拖家带口的飞回南方去了。如同眼前的大雁一样。
明年春暖花开,它们又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的飞回来,开始新的生活。生命在这种轮回中生生不息。
冥冥中,我似乎听到了小燕子的呢喃,看到那上下翻飞的快乐身影。我多想做一只快乐的燕子,蓝天白云任我自由翱翔。
作者简介:郑敏,陕西白水人。爱好文学,渭南市作协会员。*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