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
连线出行,作者
白如镜,编辑
周雄飞
步入0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格局还在继续重塑。
在经历了长达一整年价格战的“洗礼”之后,部分造车新势力越战越勇,也有车企销量急剧下滑。
走到悬崖边的车企们,已经卷入“裁员”“停产”等负面舆论漩涡中,在残酷的淘汰赛中,面临出局的危险。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定位中高端的高合汽车和阿维塔均在开年不久传出坏消息,前者被曝出裁员、资金紧张和拖欠供应商资金等;后者也被媒体曝出裁撤了90%以上的售后团队。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挤压,传统车企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日产旗下豪华品牌英菲尼迪被界面新闻等媒体曝出已濒临退出中国市场。
对于上述信息,这些车企虽然都在第一时间回应称均为不实消息,并声明企业仍然正常经营,但一纸公告远不足以安定人心,毕竟在证明一家车企稳定发展的销量层面,这些车企的表现均不太乐观。
在03年的新能源品牌销量前十中,全年销量最低的品牌也有5万辆。而上述三家车企加起来也没有超过5万辆,阿维塔、高合汽车以及英菲尼迪的全年交付量分别在.77万辆、辆以及辆左右。
03年部分新能源车企销量排名,数据来源于乘联会,连线出行制图
英菲尼迪频临退华,其产品力掉队是一大原因,在同行年年推新车的情况下,英菲尼迪却长达三年无新车,产品迭代缓慢叠加营销声量乏力之下,英菲尼迪销量避免不了连年下滑。
而阿维塔虽然做足了营销势头,但高声量的背后却没有相匹配的产品竞争力支撑;高合汽车则在产品影响力和品牌认知度两方面都没有太多的起色,以至于消费者对其的感知并不强。
毫不夸张地说,04年的新“考卷”只会更难。价格战只是“基础题”,04年的新能源战场将在产品、技术、营销等层面的实力PK上全面升级。为了留在牌桌上,车企们要各凭实力“答题”。
年车市:有人欢喜有人忧经过一年竞争空前激烈的“踩踏式”价格战,每家车企都有不同的处境。
造车新势力中,理想在去年的销量成绩上领跑。最先“allin”新能源的比亚迪收获了丰盛的“果实”,在去年凭借30万辆的销量,站在了国内新能源车企销量榜的首位。
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过去一年里,爱驰汽车被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曾与“蔚小理”同为第一梯队的威马汽车,在去年也走入破产重整的结局中。
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淘汰赛依然在进行着。
开年第一天,一则关于高合汽车“停工停产”的传闻在互联网不胫而走,该传闻称:“高合所有工作暂停,包括停止发货、停止新项目开发。做好起诉准备工作。”高合汽车立马在次日回应称,公司运营一切正常,研发、生产、营销、交付等各项工作正常推进。
高合汽车声明,图源高合汽车官微
不过,高合汽车的经营压力,恐怕从去年就开始了。
据《腾讯汽车》报道称,高合汽车从去年9月开始,通过调岗、监控查考勤、拖欠补贴等方式变相裁员。彼时,高合汽车青岛工厂开始“经常放假”,或者安排员工到外地长期出差,部分无法忍受的员工便离职了。
不过,对于去年的裁员传闻,高合汽车曾表示,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出现人员流动,都是常规管理工作。公司正大规模招聘人才,确保各项业务有序推进。
根据《网易清流工作室》的报道,有高合汽车的合作广告商反映,高合汽车仍在拖欠0年的广告费,金额为数十万元左右。天眼查也显示,03年以来,高合汽车的运营主体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多次因买卖合同纠纷、合同纠纷、服务合同纠纷被起诉。
同时,终端销量也不会说谎,根据懂车帝平台的数据,高合汽车03年交付量约为辆。
根据连线出行统计,在03年新能源品牌销量TOP10的排行榜中,排名最末的岚图汽车全年交付量也达到5.06万辆,高合汽车尚未破万的销售量显然“不够看”。
更重要的是,目前在造车新势力中,唯一盈利的只有销量达到37万的理想汽车,即便是年销量已经在14万以上的小鹏汽车,仍在盈亏线以下徘徊。可想而知,年销量不足一万的高合汽车的亏损程度。
自身无法造血之时,也只好依赖外部资本的输血。高合汽车最近的一则融资信息是去年6月与沙特投资部签署的一笔达56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但似乎迟迟未落地,高合汽车也因此不得不面对外界的资金链断裂质疑。
在高合汽车被卷入舆论漩涡的同时,同为主打新能源高端市场的阿维塔也陷入裁员风波。
本月10日,在求职招聘软件脉脉上,有认证为前阿维塔科技员工的网友发文称,因公司架构调整,阿维塔全国售后人员95%被裁。评论区还有人爆料说,这并非第一次裁员,之前已经裁员两波了。
图源阿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