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走进位于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骑马坝乡大平掌村,一群“红领巾”跟在父母身后正在打扫村内卫生,捡垃圾、除草、疏通沟渠,样样拿手。“我们以前坚持每周五组织村民打扫卫生,因为小孩们要上学,后来改成了每周六,我们带着他们一起打扫,从小就培养他们形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大平掌村党支部书记王万林说。在大平掌村,每周六开展卫生大整治,是村民们约定成俗的惯例。近年来,大平掌村通过深入开展革除陋习促脱贫行动,脱贫攻坚和移风易俗两手抓、两不误,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实现产业旺、环境美、生态优、村民富,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大平掌村先后荣获省级卫生示范村、州级“六美乡村”、州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大改善自年以来,大平掌村全面实施了安居工程、农田水利、道路交通、自然村通电、广电村村通、产业培植等综合扶贫开发工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新颖别致、具有民族风格的楼房整齐排列,庭院错落有致;条条街道洁净如新,边沟取直清水缓流,绿墙蓝瓦,就像山中镶嵌的蓝宝石般格外美丽。人居环境提升村寨庭院美起来为了革除陈规陋习、提升人居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大平掌村制定了“十准、十不准”的村规民约,还制定了“60元”保洁制度,即每户每年缴纳60元卫生保洁费,专门聘请1名村民负责全村公共区域卫生,每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沟渠、场地、草地等区域卫生。虽然村内安排了保洁员,但仍然坚持每周至少组织开展村内公共区域大扫除1次,并发挥“动力小站”和道德“红黑榜”激励机制作用,有效从思想、行动上解决了“脏乱差”“慵懒散”问题。生活日益富裕文化氛围浓起来“现在一有时间,我们就在一起排舞跳舞,学政策、比先进、争优秀。比比谁的舞跳得好、谁家的卫生干净、谁最孝顺”县人大代表、大平掌村民张红英高兴地说道。随着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平掌村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党爱国、爱村、爱家、爱劳动、爱生活”活动和“十星文明户”、“善行义举”等评比活动,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大平掌村在积极抓好精神文明的同时,抢抓脱贫攻坚,积极培植茶叶、草果、重楼、板蓝根等绿色产业,大力发展肉牛、山羊、蜜蜂、生猪、山地鸡等养殖产业,还主动外出创业就业,61户村民中有21户买上了小车。广袤的乡村正在凝聚起更多积极向上的力量,向全面小康阔步向前。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绿春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陆静李立林
责任编辑:陈艳马阿录白鑫卢来金
▼
绿春融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疫小视频
绿春县六个世居民族语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宣传片
绿春县手语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疫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区域主播提示您:如何做好防护
小编提示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