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墩子盐沼湿地公园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上沙沃镇境内,是景泰县面积最大的季节性咸水沼泽。近年来,随着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量水鸟在此生息繁衍,水波与沙漠辉映,白鹭与沙鸥齐飞,已形成一处独具特色的沙漠湿地风貌。
上沙沃镇副镇长张涛:
自从我们贯彻落实河长制以来,白墩子盐沼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各类鸟类的数量逐年增加,像沙鸥、白鹭、赤麻鸭越来越多,白墩子湿地公园俨然成为各类鸟类栖息生活的天堂。
阳春三月,北方的天气春寒料峭。走进白墩子国家盐沼湿地公园,白花花的大地上,碱蓬草顽强地生长,一块块或大或小的湿地,或独立成塘,或连成一片,大自然用五彩的画笔,在空旷无垠的戈壁滩上,勾勒出白墩子最美丽的风景线。极目远眺,水天一色,成群结队的水鸟栖息水面,密密麻麻连成一线。一会儿振翅而起,上下翻飞于蓝天与碧水间;一会儿,又咕咕鸣叫着栖息在水面,起落间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里不但存有珍稀旱生、超旱生、盐生植物种类资源,还是赤麻鸭、天鹅、白鹭、大雁等十余种野生鸟类迁徙的中转站。
上沙沃镇梁槽村生态护林员梁德延:
一年四季这儿有十几种呢,白的、红的、花的,有时候下完雪,像各农村的地里就一地,把地都铺满了,这儿吃不上草籽,就跑到玉米地里,就一大片,找的吃玉米草、玉米籽儿。
梁德延是上沙沃镇梁槽村的护林员,每天两趟到湿地公园来巡护,虽是司空见惯的美景,但他每次来还是会忍不住掏出手机拍摄几张照片,分享到朋友圈,就跟他每天的巡护一样,分享湿地的照片也成了每天的日常习惯。
上沙沃镇梁槽村生态护林员梁德延:
我在这儿巡护湿地公园,防止人破坏,看这个鸟有没有人抓、捕食。
在白墩子盐沼湿地公园,随处可见“关爱候鸟,禁止捕鸟”“保护候鸟迁徙,禁止大声吼叫”“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之肾”的牌子,像一只只眼睛,看着南来北往的游人,提醒他们共同守护大自然最美丽的馈赠。
白墩子盐沼湿地公园由白墩子盐池发展而来,曾经是鼎盛一时的湖盐产地。随着地下水位上升,使这片地势低凹产盐的小盆地,逐渐变成了盐碱沼泽,直至现在连成了颇具规模的湿地盐湖。“湿地”在地球表面覆盖率虽然仅有6%,却被誉为“地球之肾”。在我国有八大自然湿地保护区,而西北干旱湿地作为其中之一,对调节当地气候、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墩子盐池如今是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约公顷,为内陆盐沼湿地生态系统,在西北干旱区具有典型性,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特性,是中亚—印度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驿站,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记者:郝姝李蒲科)
—关于我们的作品—
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涉及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景泰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