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zjft/240717/f3q4z9c.html近期,有多家媒体报道称由于安全原因,一些主机厂开始弃用NCM电池(以下简称“电池”),转而大量使用NCM电池(以下简称“电池”),一度风靡一时的电池似乎失宠了,并且引发市场抛售积极拓展这一技术路线的宁德时代的股票。但所谓的电池失宠背后的故事并没有这么简单。由于大电芯、大模组CTP(CelltoPack)、高电压等新技术的运用,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已经可以做到当前电池的平均水准。但电池在能量密度、成本等方面的潜力尚未完全释放出来,随着装车量逐渐增加成本会持续下降,如果采用CTP技术,系统能量密度还能进一步提高。因此,从长远来看,所谓的电池取代电池只是一段插曲,动力电池向高镍低钴甚至无钴化发展的中长期趋势并未改变。没有证据表明车企大面积弃用电池虽然有些车企的某些电动车采用了电池,但没有证据表明车企正在大面积弃用电池。上汽荣威RER6上汽荣威RER6采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由于它是一款全新车型,因此不存在原来使用而现在弃用电池的情形。广汽新能源旗下AionS的款车型部分采用了中航锂电的电池,此前这款车大量采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电池,有些媒体将此作为车企弃用电池的主要证据。不过,广汽新能源规划营销部部长邱亮平表示,这并非弃用电池。广汽新能源有宁德时代、中航锂电、孚能等多个电池供应商,也有多个电池方案。每个电池供应商的电池供应周期并不一致,宁德时代供货较早,中航锂电较晚。高工锂电的统计显示,年以来,已经有吉利、广汽、北汽、江淮、上汽、蔚来、小鹏、威马、东风、合众、爱驰等十几家自主品牌车企的数十款车型应用了电池。年高镍电池装机占比也快速提升,全年装机电量约3GWh。其中,宁德时代装机超过2GWh,主要为宝马X1PHEV、几何A、帝豪GSe、威马EX5、启辰D60EV、蔚来ES6、小鹏G3、合众U、广汽AionS/AionLX等车型配套。BMWiX3即将于9月13日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布的BMWiX3纯电动SUV也采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并且电芯尺寸更大、充电速度也更快,可支持最高kW的快充。此外,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ARCFOX即将推出的αt也采用了SKI的电池。兴业电新的研究指出,年4-8月,宁德时代电池排产量分别为0.7GWh、0.64GWh、0.72GWh、0.98GWh、1.1GWh。即使减少了给广汽新能源的供货,但总量并未减少,排产稳步提升。而且,宁德时代的电池除了给国内主机厂供货之外,也向海外车企供货。主机厂为何选择5系电池近期关于电池的讨论中,有一些观点认为部分主机厂采用电池是因为对电池的安全性存有疑虑,尤其是在近几个月出现了几起电动汽车自燃的情况下。EV世纪采访了一些车企的负责人,发现安全并非主要因素。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汽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军告诉EV世纪,荣威RER6采用电池的主要考虑因素是价格。目前,电池应用规模比较小,正极材料二次烧结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影响了电池的价格竞争力。对于电池的安全性,朱军表示,目前的电池包热失控技术刚刚起步,还在发展过程中,各个厂家的重视程度、水平参差不齐。实际上,热失控技术并不仅仅针对电池,而是所有的电化学体系都需要,只不过所需的热失控技术的程度不同而已。上汽荣威的官方信息显示,由于采用了大模组设计理念,减少了零件数量,大幅提高了体积能量密度,荣威RER6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Wh/kg,车辆续航里程达到km,已经达到搭载电池的纯电动车的续航水平。广汽新能源规划营销部部长邱亮平表示,主机厂选择电池时要综合考虑成本、技术性能特点、供应链是否有保障等多种因素。吉利汽车集团旗下几何品牌首款车型几何A的长续航版本采用了宁德时代电池,短续航版本采用了电池,不过,几何品牌第二款车型几何C全部采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对此,几何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刘智丰表示,目前几何C用的是宁德时代最新技术,通过搭载高压电芯技术方案提升电池密度,安全性非常好,且续航里程优越。高镍低钴仍是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就在行业讨论电池是否将被电池取代之际,镍含量更高、钴含量更低的9系电池(镍钴锰比例为9:0.5:0.5)也即将量产,而且,多家电池供应商还在研发无钴电池。据悉,SKI、LG化学、三星SDI和松下等日韩电池巨头都在加快无钴电池开发量产进程。国内方面,宁德时代一直在电化学材料领域有着高额的研发投入,在动力电池的多模式发展路线上保持研发布局,固态、无钴等路径均在其视线之内。据宁德时代近期透露,公司已经在开展无金属电池的研发。朱军认为,从长期来看,电池解决了正极材料制造成本,并同步跟进热失控措施后,应该有发展空间。汽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升、成本持续下降、充电时间更短、更安全,这4个方面都能兼顾才是长期趋势。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接受EV世纪采访时指出,三元电池往高镍低钴甚至是无钴方向发展是正确的,因为钴的储量有限而且价格高。高镍低钴正极+硅碳负极在未来一段时间是动力电池提高能量密度的主要方向。但王秉刚同时强调,安全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电芯研发中的安全验证要加强,电池系统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电芯的一致性差别和衰减,也不要把充电电压做得太高。使用环节不要过充过放。他表示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将最终实现高比能量的动力电池。#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