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本土吃喝玩乐、衣食住行、新闻时事,尽在个旧微刊
gjwk
1.个旧方言
个旧:世界锡都(原红河州州府所在地)
个旧尼方言:“别”=“罢”,“死”=“特毛”,“敲门”=拷门,“拳头”=“皮托”
在个旧如果有人称你为“东哥”的时候,你千万别以为他是在喊你哥!在个旧如果说一个人不好,就是说这个人有点“东”,将被称为“东哥”。
个旧尼方言咱大红河的人都知道的“给认得”“咪有”,外地人都说个旧人说话像唱歌,和个旧人说话有一种在听歌的享受!
2开远方言
开远方言:与个旧、蒙自方言有滴滴的区别,小编来挨你说,如果说“你不要把我……”要说“你摆一炮就挨我……“如果有人被“踩着脚”叫到“照啦老子尼脚啊”,他一定是开远人,个开蒙这三个地方的人都把戒指称做“盖指”。。
3、蒙自方言
蒙自:(是红河的州府所在地)
如果到了蒙自有人说你biang或说你“入苏”那人家是在说这个人不好,蒙自人说话总喜欢带“尼”,“去哪里”=“克哪尼”,“梨”=“lie”,“鞋子”=“孩子”,“家”=“ji”,“去”=“克”。
小编给大家配一个蒙自方言的笑话,一个蒙自人鞋子和孩子都找不到了就会这样说“我尼孩子放在哪尼克啊”,“我鸡尼孩子只日克哪尼克了”,翻译:“我的鞋子放在哪里去了”“我家的孩子今天去哪里去了”。
4、建水方言
建水方言特点最重的儿音:
红薯=“沙优儿”
说坡=“坡儿
小娃=“小娃儿”
后脑壳=“脑壳儿”
眼皮=“眼片儿”
豆米=“豆米儿”、“花生米儿”
乞丐=“老杯儿杯儿”
汽车=“杯儿杯儿”
人瘦=“瘦壳壳尼”
建水人说话喜欢带“喃”建水人说“很多”=“尼基多喃”,“做什么”叫做“整些酿”,“这样”=“之份儿”或“腻机点儿”。
5、弥勒方言
弥勒方言“买买三三”,“太雀啦”,“不要烦我”=“表烦我”,说一个人窝囊就叫“日脓滴夺”,“很聪明”=“老是凶啦”,“让一下”=“桶桶嘛”。
弥勒方言叫餐厅服务员都是叫“喜妹”,如果你饭店吃饭听到这称呼,那么这人不是弥勒的就是泸西的。
弥勒朋友讲的一个笑话说:“你死吧,你先死,你死了我再死”,实际他是在说:你洗吧,你先洗,洗了我再洗,因为他们“洗”和“死“分不清。
6、泸西方言
泸西口音与弥勒类似略重一些,在发音中,“胡”和“福”分不清,都读“福”,打麻将自摸福了。泸西方言自夸的人说他“款嘴”说这个人有权有势,就说他“吼了、歪了”,说膝盖就叫“克起坨”,跑叫“撒”,说一件事情不好,就说“背时了”。
7、屏边
屏边人说的方言中“老表”是老一辈的屏边人亲戚之间互称,表示关系很好。
屏边方言“聊天”、“吹牛”=“款白”,=我在听他们款白。“说”=“款”,你们在款什么?
8、石屏方言
石屏方言问你:要几斤=“要只针”“骗人”=“搂人”,“玉米”=“包梅”,“腿”=“脚格儿”
屁儿:形容人不讲卫生,也指东西的质量不好(这个人太屁儿了)。
啊博年=那些年(啊博年称我们一起搂过人)
眯根儿:死了(一针鱼刚买回来就眯根儿)。
9、元阳方言
元阳方言:吃饭的时候人家拿着酒杯叫你夺夺夺就是要干杯啦!“啊莫莫,你是整些酿哇?”、“阿咦,嘿”、“认不得喂”
元阳哈尼族及彝族最多,口音与红河县及绿春较接近。
元阳,这个仅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多达20几种的少数民族居住着,不过最多的还是哈尼、彝、汉、傣、苗、瑶、壮这几种民族。
10、红河方言
红河方言:舌头有点翘,有哈尼的味道,说话总是后面带着“不是闷”“尼鸡哇”。
里面=“也馊”,特别=忒(降调)别”
红黄不分:
黄河=“红河”,红河也=“红河”,黄瓜=“红瓜”,
车轮=“顶顶”,滚东西=“顶东西”,老母亲=“老敏亲”。
11、
绿春方言
#¥%
……*(*……¥#*()(……%…………………………说实话,绿春哈尼话好难懂,一片空白…………
12、金平方言
话里总是带着“那么点”,喜欢说“起”,比如说在“忙着”就会说在“忙起”红河州大部分县市说“家”都是说“鸡”,但金平是说“家”。
话里总是带着“们”“点”,“他们”=“人家”,聊天=“抖牛”“抖把散牛”。
13、河口方言
河口方言:很温柔,软绵绵的,听着就苏苏的,说话喜欢带“di”(轻声),你问他是哪里的,他回答,“我是河口(di)”。
河口人大多会说好几种语言,因为是与越南的边界,所以很多人会说越南话。
如果你是红河的或者不是红河的都可以投票,你的一票很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