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汉代云南就开始使用汉字书写系统,那是在云南被纳入中央管辖的多年以前。汉字是表意文字,以字形来表达意义,而其他语言的字母表中包含的字母代表的则是不同的发音。表意文字的优点在于无论你说什么方言,都可以望文生义,而缺点在于复杂难学。直到近现代,阅读和书写汉字才在大多数中国人中得到普及。云南属蛮荒之地,最开始是少数部落群居的地方。直到今天,云南2/3的地方还生活着占人口数量1/3的少数民族。据官方统计,云南现有24个少数民族,其中一些大的民族还有自己的分支,各个分支在方言上都有区别。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现在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他们相信自己的语言曾经是有文字的,只是这些文字在历史长河中被蚕食破坏,现在已经无迹可寻。没有文字的语言对一个民族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和其他有文字的民族比起来,这让他们觉得低人一等。不过云南现有4个少数民族确实拥有自己的文字。除了傣文,其他的都只是主持仪式的智者才知道。但纳西族和彝族掌握文字的智者写了数以千计的书籍,涵盖范围包括数学,传说,语言,战事,浪漫,道德等等,很多留存至今,是少数民族古典文学作品的缩影。在这些文字里,最广为人知的是纳西族的东巴文。据说是由东巴什罗,一个在白水台区域的萨满发明的。东巴文字属于象形文字,其中包括许多简化的动物和植物的图案,也采用了处于不同动作状态的人的简笔画来代表动词,加起来约有个词。此外还有约个图像用来表达声音或语法结构,比如时态。东巴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这句加得很棒,帮助读者理解全文)他们把手稿写在纸上,但所写的只是精简的指南或是总结。这样,他们主持仪式的时候,只用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