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立足山区发展资源优势,以南部山区开发为契机,坚持全盘布局、统筹推进的原则,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群,全力谱写脱贫攻坚新文章。
一是强组织,做好“统筹”文章。结合干部调整实际,进一步调整充实绿春县山区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召开南部山区开发专题会议落实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全县山区综合开发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统筹工作落实,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扶贫部门综合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明确了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具体职责,把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工作列入部门和乡镇工作考核内容,建立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
二是谋思路,做好“布局”文章。围绕“两增两减一保护”和“年度贫困退出”目标,按照“素质为基础、产业为突破、统筹推进、跨步奔小康”工作思路,紧扣《绿春县年—年山区综合开发规划》《云南红河绿春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年—年)》《胡椒产业发展规划》等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乡镇实际推行“长短结合”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三是齐出力,做好“整合”文章。全面整合山区综合开发、脱贫攻坚、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涉农项目资金等资源,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落实,确保项目和资金“捆绑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使项目效益和成效显著提高。整合发改、农业、林业、水务、畜牧、交通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1.9亿元,加大对贫困边远山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脱贫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保障等脱贫攻坚力度,目前已经发放了1.01亿元。
四是植产业,做好“增收”文章。把山区综合开发产业建设作为年度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通过“产业菜单管理”、产业分类指导等措施,确保产业精准到户,确保优势产业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覆盖。今年以来,发展优势产业亩,其中新植茶叶亩,茶叶提质增效亩,新植杉木亩,橡胶提质增效亩,受益贫困户户1.7万人。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亩,其中新植胡椒亩,胡椒提质增效亩,新植砂仁亩,新植香蕉亩,新植板蓝根亩,受益贫困户户2.13万人。
五是扶准贫,作好“减贫”文章。紧紧围绕年度脱贫目标,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整合产业发展资金万元,继续推行户均补助不少于元(主要以化肥补助、技术培训为主),实行“项目菜单式”管理,重点发展以“短平快”产业为核心的畜牧养殖业、种植业、经营业等“长短结合”模式产业,实施对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年,通过产业发展,预计脱贫0.65万人。
六是强生态,作好“保护”文章。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理念,紧扣“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政策措施,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严禁生态破坏,抓好地质灾害治理,实施水土保持项目,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抓实山品林发展、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严格落实公益林补助资金。年计划落实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每个岗位每年可获得补助0.8万元。
赞赏